甲吡唑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乙二醇或甲醇中毒的药物。该药物以单剂量小瓶形式供应,其中含有 1.5 克甲吡唑和 1.5 毫升溶液,由 Zydus Cadila 生产。该药物通过阻止乙二醇和甲醇在体内分解,防止它们造成伤害。它通常由医疗保健提供者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。
甲吡唑是一种抗真菌剂,其作用原理是抑制一种名为麦角固醇的化合物的产生,而麦角固醇对于真菌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。通过阻断这一过程,甲吡唑可阻止真菌繁殖,并最终导致真菌死亡。

【剂型和规格】
注射液
1.5克/1.5毫升
甲醇和乙二醇中毒
静脉输注 15 mg/kg,持续 30 分钟,然后
10 mg/kg 静脉注射,每 12 小时一次,共 4 次,然后增加至 15 mg/kg 每 12 小时一次
维持血清水平8.6-24.6毫克/升
处理直至乙二醇或甲醇浓度<20 mg/dL
可能还需要透析
肾功能损害
可透析:是
遵循未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剂量建议(见上文),并按照适合进行血液透析计划/持续时间的患者的间隔服用
血液透析开始时的剂量
如果距上次服用甲吡唑不到 6 小时:请勿服用下一剂
如果距离上次服用甲吡唑已≥6小时:继续服用下一剂甲吡唑
血液透析期间的剂量
每 4 小时给药一次或持续静脉输注(1-1.5 毫克/千克/小时)
血液透析完成后的剂量
<1 小时:请勿给药
1-3 小时:给予下次预定剂量的 50%
>3 小时:按计划注射下一剂
血液透析后的维持剂量
最后一次服药后 12 小时服用下一剂
【不良反应】
>10%
头痛(14%)、恶心(11%)
1-10%
难闻的/金属味道 (6%)、头晕(6%)、嗜睡(6%)
静脉刺激
肝功能 (AST) 暂时升高
背痛
眼球震颤
发烧
腹痛
<1%
皮疹
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
【禁忌症】
对药物或其他吡唑类药物的超敏反应
【注意事项】
不得以未稀释或推注方式给药;六名正常志愿者中,有两名在推注(超过 5 分钟)25 mg/mL 后出现静脉刺激和静脉硬化
稀释或注射药物时,请勿使用聚碳酸酯注射器或含聚碳酸酯的针头(包括聚碳酸酯过滤针头);药物可能与聚碳酸酯发生相互作用,损害含聚碳酸酯的注射器和/或针头组件的完整性
接受治疗的少数患者报告了轻微过敏反应(轻度皮疹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)
【作用机制】
抑制乙醇脱氢酶,该酶催化乙醇、甲醇和乙二醇的代谢;对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影响,也不需要监测水平(如目前的 EtOH)
【药代动力学】
起效时间:1.5-2小时
血容量:0.6-1.02升/千克
排泄:尿液
【贮存】
如果温度低于 25°C,注射浓缩液会凝固。凝固和重新解冻(手动或水浴)不会影响功效、安全性或稳定性。
稀释溶液在 20-25°C 或 2-8°C 冷藏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 24 小时。
注: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,不作任何用药依据,具体用药指引,请咨询主治医师。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一下香港登越药业,专业提供各类进出口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