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vdelzi(通用名:seladelpar,中文名:司拉德帕)是由吉利德科学公司开发的一款口服治疗药物,主要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(PBC)的二线治疗。以下是其核心信息:
一、作用机制与药理特性
靶点:强效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δ(PPARδ)激动剂。
功能:通过激活PPARδ受体,调节胆汁酸合成、炎症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,抑制关键酶CYP7A1,减轻胆汁淤积、瘙痒及肝损伤。
给药方式:每日一次口服10mg胶囊,随餐或空腹均可。

二、适应症与适用人群
联合治疗:与熊去氧胆酸(UDCA)联用,用于UDCA单药应答不足的成人PBC患者(ALP持续>1.5×ULN)。
单药治疗:用于无法耐受UDCA的成人PBC患者。
限制:禁用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(如腹水、肝性脑病)。
三、关键临床疗效(基于Ⅲ期RESPONSE试验)
生化应答率:62%患者达到复合终点(安慰剂组20%)。
ALP正常化:25%患者ALP水平完全恢复正常(安慰剂组0%)。
瘙痒改善:显著减轻中重度瘙痒症状(第6个月统计学显著)。
四、监管批准与上市情况
美国FDA:2024年8月加速批准(商品名Livdelzi)。
欧盟EMA:2025年2月有条件批准。
中国及其他地区:尚未检索到明确获批记录(截至2025年3月)。
注:加速批准需后续验证性试验(如AFFIRM研究)确认长期临床获益。
五、重要安全警告
肝毒性风险:禁用或慎用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。
药物相互作用:需与胆汁酸螯合剂间隔至少4小时服用。
常见副作用:肝转氨酶升高、肌痛、肌酸激酶升高(停药后可逆)。
六、研发与商业背景
收购历程:吉利德于2024年斥资43亿美元收购CymaBay Therapeutics获得该药物。
临床意义:首款实现ALP正常化且显著改善瘙痒的PBC疗法,填补UDCA治疗失败患者的未满足需求。
Livdelzi的上市标志着PBC治疗的重要进展,但其长期疗效仍需持续验证。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评估适用性。
温馨提示:以上资讯由香港登越药业整理编辑(如有错漏,请帮忙指正),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,具体用药指引,请咨询主治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