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rcaptopurine(巯嘌呤)是一种重要的抗代谢药物,化学式为C₅H₄N₄S,分子量152.18,CAS号为50-44-2。其核心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嘌呤合成途径,抑制DNA和RNA的生成,从而发挥抗肿瘤及免疫抑制作用。
药理特性与临床应用
作用机制
通过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(TPMT)代谢为活性产物,整合入核酸并抑制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(HPRT),阻断嘌呤合成。
对S期细胞敏感,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。

适应症
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ALL)的维持治疗,常与甲氨蝶呤(MTX)联用以增强疗效。
对绒毛膜上皮癌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也有一定效果
药代动力学
口服吸收率约50%,半衰期90分钟,主要经肝脏代谢(TPMT和XO途径),60%以硫尿酸形式经肾脏排泄。
治疗需监测血药浓度,个体差异显著(尤其TPMT基因多态性影响代谢速率)。
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
骨髓抑制(常见)和胃肠道反应为主,偶见肝损伤或高尿酸血症。
加拿大警示儿童患者可能引发低血糖风险。
避免与复方磺胺甲噁唑同服,需空腹给药以减少食物干扰
制剂与研发历史
剂型包括25mg/片至100mg/片,商品名如Purinethol。
1953年由Gertrude Elion团队开发上市,198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化学修饰或荧光标记衍生物(如CY5.5-MP),可参考相关研究文献
温馨提示:以上资讯由香港登越药业整理编辑(如有错漏,请帮忙指正),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,具体用药指引,请咨询主治医师。